传承发展 | 新礼俗、新乡风:中国乡村文明的当代实践
文明乡风是衡量乡村全面振兴成效的关键指标,乡村文明化的进程却非一蹴而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将“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难点在于乡村社会。长期以来,中国乡村社会传承着十分悠久的礼
文明乡风是衡量乡村全面振兴成效的关键指标,乡村文明化的进程却非一蹴而就。党的二十届四中全会提出将“社会文明程度明显提升”作为“十五五”时期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目标之一。当前,推动城乡精神文明建设融合发展的难点在于乡村社会。长期以来,中国乡村社会传承着十分悠久的礼
由中央和省直主流媒体50余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将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的足迹,在5天时间里兵分两路,走进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凉山、宜宾、眉山、阿坝等8个市(州),探寻文明乡风滋养下的和美画卷,捕捉基层治理中的鲜活样本,为文明乡风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本报讯(记者王涛)近年来,临县针对农村天价彩礼“娶不起”、豪华丧葬“死不起”、人情礼金“随不起”等民生痛点,深入推进移风易俗,将其与巩固衔接工作紧密结合,通过完善长效机制、优化功能阵地服务、发挥特色文化引领作…
由中央和省直主流媒体50余名记者组成的采访团,将循着习近平总书记考察四川的足迹,在5天时间里兵分两路,走进成都、德阳、绵阳、广元、凉山、宜宾、眉山、阿坝等8个市(州),探寻文明乡风滋养下的和美画卷,捕捉基层治理中的鲜活样本,为文明乡风建设提供可复制推广的经验。
初冬暖阳映初心,文明新风吹山乡。11月13日,佛坪县“寻找乡愁底色 绘就文明乡风”媒体走基层主题活动暨岳坝镇“文明乡风月月行”示范活动启动。由县委宣传部牵头,联动岳坝镇、县融媒体中心组成的“红色文化+媒体采风+惠民宣讲”矩阵,为乡村振兴注入澎湃精神动力。
今年以来,元阳县俄扎乡将涵养乡风文明作为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关键抓手,聚焦“营造氛围、落实制度、丰富活动”三维发力,引导干部群众破旧立新,让文明新风浸润乡村沃土。
一场场沾着泥土、带着露珠的宣讲活动,以“讲清政策”破除认知壁垒,以“讲活实践”激活奋斗热情,以“讲暖民心”拉近距离,凝聚起共建美好家园的强大合力,10月29日,在中国文明乡风大会的分会场,暖场短片和乡土文艺表…
在汾阳市栗家庄村的街头巷尾,一块块镶嵌着金色五角星的门牌,如同无声的语言,诉说着这个村庄正在悄然发生的转变。秋日的阳光洒在村民王淑花家门前的“文明户”牌匾上,她轻轻擦拭着牌面,眉眼间流露出难以掩饰的喜悦:“这牌子挂上,全家都觉得光荣!评上了就得带头,让更多人争
“一听戏台子有声音,我放下手里的活就赶过来了。我们老年人都喜欢吕剧,这些小戏小剧演得太好了,希望他们能常来演出。”近日,“乡风文明”威海市小戏小剧展演走进临港区草庙子镇金井村,村民赵锦香坐在台下看得津津有味。
平川区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与精神需求,持续深化推进文明乡风建设工作,统筹阵地资源,倡导文明新风,深化实践活动,实现从“外在推动”到“内生自觉”的深刻转变,为区域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的思想保证和强大的精神力量。
既有传统的歌舞、小品、合唱,也有吕剧、好来宝、文场小戏、地花鼓小唱等极具地方特色的文艺节目;既倡导了“婚事新办、丧事简办”,也引导群众破除封建迷信、铺张浪费;既展现了在乡村全面振兴中移风易俗、干群同心的时代风…
10月29日,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延安举行。本次大会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日照农民画非遗传承人乔诺作为“乡土文化能人”参加了本次大会。
近日,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中共陕西省委、陕西省人民政府共同主办的首届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陕西延安举办。会上发布了“全国文明乡风建设十大优秀案例”,青岛西海岸新区工委宣传部选送的“帮喜团”案例从全国推送的169个案例中脱颖而出成功入选,是山东省唯
80多年后,由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办公室、农业农村部等主办的全国移风易俗优秀文艺节目集中展演在延安举办,在艺术的回响中,展现了新时代移风易俗新风新貌。剧场中的“文艺盛宴”,在展现乡村文明新貌的同时,潜移默化地将文…
一大早,成都郫都区战旗村村民拿着刚在“积分超市”兑换的洗衣液,笑呵呵地往家走。“参加村里环境整治攒的积分,没想到真能当钱花!”这样的景象在战旗村十分常见。
10月29日至30日,以“文明,让乡村更美好”为主题的中国文明乡风大会在陕西省延安市隆重举行。来自全国各地的专家学者、基层干部、农民代表、文化工作者等齐聚一堂,为培育文明乡风、助力乡村全面振兴汇聚智慧与力量。
深秋的青海,处处是丰收盛景与文明新风交织的画卷。河湟谷地麦浪翻涌,西宁市湟源县申中乡的农户们收麦间隙,围坐田埂聊起“一碗熬饭办丧事”的省心事儿;高原草甸的牧草逐渐泛黄,果洛藏族自治州玛多县“马背宣讲队”穿梭牧场,把文明理念送进牧户帐圈;柴达木盆地藜麦田里,海西
10月29日下午,西海岸新区市民文化中心剧场内座无虚席,掌声如潮水般落下又涌起,老人手里攥着节目单,孩童依偎在家长怀中瞪圆眼睛。随着开场音乐响起,青岛市“乡风文明”小戏小剧优秀作品集中展演的首场演出正式启幕,为市民带来7个优秀原创作品。
“用一茬茬朴素真诚的庄稼叙述,用一座座连绵起伏的青山铺垫,再添加一条温柔的河流衬托,我的家乡,就一下子水灵了起来。”在中国文明乡风大会会场,51岁的农民诗人姚刚深情朗诵自己创作的诗歌,向大家介绍山水秀美、民风淳朴的家乡。
51岁的农民诗人姚刚,农忙时种庄稼,农闲打工、写诗,在他身后,一群乡亲一起,把田间地头的生活写成了诗。还有火红的安塞腰鼓舞热闹登场,扭出农民的火红日子;小品小戏活泼接地气,讲述着乡村移风易俗的新变化……这些,不就是文明乡风最实在的样子吗?